书架 登录

星澜传奇

第一定律

加入书签

    华新国民中学的大讲堂坐满学子,人数太多,实木的笨重长桌撤下,只留下紧挨着摆的一排排长凳。

    哪个年代的学生都一个样,青壮血盛的年纪,被压在屋里读书,一身筋骨施展不开的憋屈,全泄在自个儿座位这一小方天地。

    叽叽喳喳聊最新的电影,县里的烧肉铺子,催人还昨天借出的一块钱法币,预约传抄还没动笔的作业。不知哪个讲的上头,嗓门越来越大,聊着聊着就变成吵,吵着吵着就动起手,不一会儿几个学生凑在一起闹打上,红木的板凳失了重心,一头高高翘起,将那边坐的学生摔个狗啃泥。

    “哎哟!”

    平白吃亏的学生自然不干,撸起袖子加入战场。闹的大了,讲堂像密集养殖的牲畜场——一片鸡飞狗跳。

    今儿个不是他们的主场,来旁听的教师乐的袖手旁观。

    陪刘珉之进来的苏学章喊了几声肃静,没人听,抓起讲台的戒尺狠拍几下。这戒尺的声音惊、脆、响,像拍在皮肉上,对学生很有几分杀伤力。

    学生退潮似的各回各位,在凳子上坐好。

    当然,还是有小动作,但动静轻的可以叫校长假装看不见了。

    因尊师重道,教师坐第一排。

    刘珉之打眼看去,一溜的长袍马褂,间或几个穿西装的,女教师只有两位,都很眼生。

    他收回目光。

    苏学章清清嗓子。

    “先生们,同学们,很荣幸今天请到了在漳县军工部任职的刘珉之刘先生,刘先生毕业于法国综合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,现在为我们讲授力学工程课,大家鼓掌欢迎。”

    掌声还算热烈。

    其实苏学章请过不少官员来讲课,学生们早见怪不怪。而教师对陌生的课程总有些许排斥,怕自己和学生一起从头学,若不如学生懂,会露教书育人的怯。

    他们肯给这个面子,多是被洋学校的名号唬住了。

    毕竟这个年代,外国的东西总比国内的好。

    “刘先生。”

    一个公鸭嗓的男学生坐着提问,他正值变声期,声音很有攻击性。

    “您从国外回来,如今做什么官?”

    苏学章瞪他,白胖的面颊都鼓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是哪个年级的?这么没规矩,和先生说话要先请示,然后站起来说,这么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么?”

    男学生懒洋洋站起来。

    “提问,刘先生如今做什么官?”

    台下睽睽之目,或好整以暇,或面带挑衅,显然,不是只有一个人关注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苏学章声音冷下来。

    “你们是来学知识的,不是来攀高枝的,坐下听课。”

    男学生撇嘴,不情愿地坐下。

    苏学章歉意地朝他拱拱手,让出讲台的中心位置:“刘先生,请。”

    刘珉之鞠躬回礼,信步上前。

    “今天能站在这里,和各位学生共同探讨交流,我感到非常高兴。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不疾不徐,清朗有力,和平时说话的温和模样有些不同,似在刻意宣张一种威严感。

    忽的,他拐了个弯。

    “要知道,在我小时候,漳县只有私塾可读。”

    “提问。”

    学生举手。

    “漳县国民中学1915年就成立了,私塾也已废除多年。刘先生,您没有那么老吧?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刘珉之朝她笑笑,示意她坐下。

    “北洋时期确立了新式学制,漳县也与时俱进,宣布废除私塾,开设新中学。”

    “但北洋时期穷兵黩武,无力支持教育长期发展。虽定下了课程校令,但毕业后的文官考试内容模糊,地方学校一头雾水,还是参照旧时科举的题目授课。”

    “虽叫新学校,实则是老私塾换了新壳子。”

    他这话虽有捧新踩旧之嫌,但还算有理有据,几位在私塾教过课的老先生听得摇头晃脑。

    学生提问:“刘先生,后来呢?”

    “后来——”

    刘珉之拖长了调子,几个本低着头的学生抬头看他。

    “民国一十六年,国民□□u大学部改为教育部,又颁布了《中学法》和《中学规程》,还明确规定省税的30%用于教育。”

    “之后推行各省市中等教育改进计划,发展国语教育和公民训练,采用审定教科书,增设各科目课程。”

    “同学们今天能坐在这里听课,是无数人协力争取的结果。”

    这话大部分学生是头一次听,纷纷交头接耳。

    刘珉之适时停顿一阵子,慢悠悠开口。

    “他们这样做。”

    有一半学生都抬头看他。

    “是因为我们如今比洋人差的太远,仅靠一代人难以追赶差距,于是寄希望于下一代人,也就是你们,能比上一代人更强。”

    “苏校长同样相信你们的力量,所以放弃了北京的官位,来到这小小的漳县,做起教育事业。”

    他和坐在第一排正中的苏学章对视一眼,对方笑着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最后,我想提一个问题,谁都可以回答。”

    刘珉之四下扫过,台下翘首以待,俱是年轻的头颅。

    “有谁知道黄埔军校门口,那副大名鼎鼎的对联,写的是什么?”

    台下鸦雀无声。

    苏学章点兵点将。

    “谢觉梅,你是学生代表,你来回答先生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一个丹凤眼短头发的女学生站起来,冷静而流利地念出答案。

    “升官发财请往他处,贪生畏死勿入斯门。”

    “很好,一字不差。”

    刘珉之带头鼓掌,众学生也跟着热烈鼓掌,谢觉梅不太习惯,僵着颈背坐下。

    氛围正好,刘珉之切回主题。

    “开场词就讲到这里,接下来我们讲力学的第一定律。”

    这个年纪的学生颇有种不服天地的傲气,你越逼着他服谁他越不服,可若是他们发现你有真东西,打心眼里认可你,便什么事都好办了。

    一个时辰的课满满当当讲完,前排的教师们挨个起身致意,与刘珉之说几句客套话离开讲堂。

    学生们散了课,却还没走,围着朝刘珉之问问题。

    都是力学相关的问题,可见认真听了,刘珉之很欣慰,一一作答。

    学生代表谢觉梅问的问题很有见解,刘珉之细细讲来,把她的问题讲透,余下学生也都通了。

    “刘先生。”

    好有辨识度的公鸭嗓,是开场问他做什么官的那个男学生。

    他身体前倾,挤着人群趴靠在讲台上。

    “您在军工部当值,应该经常摸枪吧?”

    刘珉之笑笑。

    “军工部管军火军械,枪支自然是最重要的。只是我们军士众多,武器却严重不足,工厂的枪支刚刚运到仓库,便马上发给还没配枪的战士了。”

    公鸭嗓追问:“刘先生,枪您造的吗?”

    刘珉之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“若是我一个人就能造枪,蒋校长早把我绑到前线做军需部长了。”

    学生们哈哈大笑,一向冷淡的谢觉梅也忍俊不禁。

    公鸭嗓叹了口气,很是失望:“我还以为您能教我们造枪呢,我父亲常在家里骂,就为找美国人和俄国人要那几杆枪,白受他们那么多鸟气。”

    刘珉之摸摸他的头。

    “枪械制造其实不难,难得是标准化、规模化。若你们真有兴趣,我下回来讲这个。”

    “好啊好啊!”

    "刘先生一定还要来!"

    “好,一定来。”

    得了允,学生们纷纷散了。

    那公鸭嗓的男学生被叫先生叫走训话,谢觉梅指挥其他人搬桌子,将讲堂恢复原样。

    结束了。

    刘珉之重敛心神,走出讲堂。

    “刘先生。”

    刘珉之一颤,和来人对上目光。

    她今日穿的是一身黑白裙装,上衣是旧式斜襟的扣子,腰身宽大,反叫人显得更加纤细,黑色的长裙一直遮到脚踝,只露出一点鞋跟。

    浅棕色长发一丝不苟扎在脑后,颅骨圆润、饱满,额头方窄,脸颊短小,显得有些幼态,倒像位女学生。

    “苏老师,又见面了。”

    苏湘子眯起好看的浅棕色眼睛,和他手掌相握。

    两人虎□□碰到一起,又慢慢抽离。

    “我还以为苏老师今日休沐,无缘得见了。”

    她笑了笑,没回答。

    “家父请先生们一起用晚餐,刘先生可一定要赏脸。”

    刘珉之手按在胸口,微微弯腰。

    “恭敬不如从命。”

    路过的学生们好奇地打量他们两个,苏湘子带头离开。

    “晚上定在学校旁边的徽菜馆子吃饭,我带刘先生认认路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苏老师。”

    两人并肩走着,中间隔着一个人的距离,刘珉之生的高,能看到苏湘子浅棕色的头顶。

    “苏老师好。”

    “苏老师好。”

    苏湘子矜持地点头,她人气高,同她问好的学生太多。

    “苏老师好,苏老师今天也很漂亮。”

    不等苏湘子训斥,调皮的男学生泥鳅似的从她与刘珉之间穿过。

    刘珉之一愣。

    苏湘子轻笑,朝他挨近一些,和他的肩膀只隔着一个拳头的距离,刘珉之似乎闻到她头顶发油的味道。

    清新甜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

加入书签

友情链接